全球首台!光谷這一巨型“打印機”,以鋼闆爲“紙”,用于造大船
(出品 | 光谷融媒體中心)在制作紙船時,我們會先将船身部件畫下來,再剪切拼接成一艘“小船”。真正的造船也如此,隻不過紙張變成合金闆材等。
近日,華工科技自主研發出一台高3米、寬7.5米的“巨型打印機”,能夠全自動打印不同厚度“鋼紙”,用來造大船。
“這是全球首台針對船舶行業的全面劃線機,曆時9個月自主研發而成。”華工激光智能裝備事業群,重型裝備自動化産品線總經理歐陽曉亮介紹。
傳統生産流程中,闆材下料後,工人需要在闆材上手寫船号、分段号、零件号等信息。“畫”一張長12米、寬4米的闆材,需要二十分鍾。而這台全面劃線機替代人工手寫,就像一台全自動“鋼闆”打印機,裝有多個噴碼頭,2分鍾内就能将所需信息一次性噴印在同樣大小的鋼闆上。
要想打印順暢,墨也是關鍵因素。據介紹,這台“打印機”還能穩定供墨,搭載全自動循環供墨系統,能實時監測墨路壓力,并且在40-45℃範圍内自動調節墨水溫度,确保最佳打印效果。
與畫紙船不同的是,打印造船闆材的要求更爲嚴苛,噴印信息要内容清晰、位置精确。爲此,華工激光自主研發gen文件解析圖形技術和圖形像素補償技術,确保信息準确,并采用3D視覺精準定位,即便是10米長的闆材,裝配線精度也能達±1毫米。
“達到這一精度并不容易,起初,當噴印長度大于10米時,總會有2毫米左右的誤差,與設計标準不符。爲将誤差降低到萬分之一,我們頂着40℃的高溫在現場連續加班一周,不斷調試,終于實現誤差在1毫米内。”歐陽曉亮說。
相比普通紙張打印機,這台“巨型打印機”反應速度如何?歐陽曉亮解釋,“在線模式下,機器預處理速度達到100米/分鍾,可随時暫停。離線模式下,可随意定義起始位置、轉換角度和打印方向,實現靈活打印。”
據介紹,這台全面劃線機已在蕪湖船廠威海基地、武船重工集團等多家船廠“上崗”。未來,這項技術還将被拓展至工程機械、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爲更多制造企業帶來智能化升級。
華工法利萊切焊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是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又稱華工激光智能裝備事業群。華工激光智能裝備事業群成立于2003年,是國有控股高科技上市公司華工科技(股票代碼000988)核心子公司,公司前身爲澳大利亞FARLEY、LASERLAB公司,FARLEY·LASERLAB是業界公認的世界切割與焊接技術知名國際品牌。
華工激光智能裝備事業群緻力于爲國内外制造業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激光切割機設備、激光焊接設備、激光清洗、白車身激光加工裝備等多個系列工業激光設備及智能裝備解決方案。産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工程機械、钣金加工、橋梁建築、鋼構建築、航空航天等行業。